中學生跳出comfort zone 瀡澗跳潭自我挑戰
發布時間: 2016/08/22 17:47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4
近年陸續有學校安排一些體驗活動,讓學生嘗試峽谷挑戰(Canyoning。另稱溪降):在峽谷從上游推進下游的運動,闖急流、瀡石梯、跳潭……無不考驗體力與勇氣;當中因為大自然環境複雜多變,更需參加者時刻留心箇中變化。
擁有美國峽谷挑戰學院(American Canyoneering Academy)峽谷挑戰教練資格的李穎恆(Dig)已有十多年爬澗經驗,他指出,尚未有中學生有系統地學習整套峽谷挑戰技巧(共分初、中、高程度),而 一天的入門版體驗活動,讓學生學習安裝、操控下降器等技巧。
其實,初學者在瀑布游繩下降時,任何情況也緊握繩索即可。未及掌握沿繩下降技巧?不怕,因下游有繩底防禦,有人緊握繩尾,以防下降的人不小心放手,亦可保護下降的人,不會即時墮下。李穎恆說:
很多人覺得這種運動跟繩索有關,其實,整個過程有七成時間都不需要用繩索,以行(澗溪、石路)為主,涉及不同技巧,像『瀡』,雖然香港的天然滑梯不像外國般滑。
他試過有七、八歲的孩子與家長一起游繩溪降。
大自然 審時度勢
記者與一班中學生往屏南石澗:沿着南涌郊遊徑上坡,約半小時便到石澗入口,正式開始峽谷挑戰,當中有跳潭、瀡石梯、穿梭石路;就算不懂游泳,身穿助浮衣也可享受跳水樂趣。
所謂峽谷挑戰,並不是層層遞進挑戰瀑布的高度和難度,意圖「克服」大自然。Dig如是說:
攀山,想跟大自然抗衡,像要征服它,登上頂峰;峽谷挑戰不是,我們相信身處大自然中,如何面對不同難關,像落瀑布,是我們怎與它妥協,與它互動、協調,如何順勢而下。
信任年輕人
3位將升中四,就讀靈糧堂怡文中學的學生,陳家俊、陳曉霖、何浩文及升中三的曾鈺婷,已是第4次嘗試峽谷挑戰,很享受與朋友共歷行澗苦樂過程。曾鈺婷說:
首次行澗很辛苦,又濕又凍,又要行很多路......初次玩沿繩下降時,真的很驚,不過,每件事也要試過才知,不要開始便怕,不去嘗試。
跟學生一起行澗,令記者難忘,就是大人面對難題,你要相信甚至依賴這班「細路」:瀑布沿繩下降、跳水、瀡石梯,記者表現極度驚慌,記得同學仔不住打氣。回程時,負重不斷上落水,行石路叫我舉步維艱,是有兩位男生給筆者依靠行石路......懂得體諒,並予人可靠感覺,正是自己曾是過來人。何浩文說:
有人提醒,可以分散對方緊張的心情......第一次玩都要人幫,其實沒有人特別勁,大家用自己長處彌補對方的短處……不過行澗時,真的會多對人講:『你有無事呀?加油!』平時你不會對陌生人講這些話,不過,在困境中,你反而會熱情,很主動去講。」
想了解峽谷挑戰運動,可在香港峽谷挑戰協會的facebook專頁搜尋
【其他熱話】另類媽媽帶女兒上山下海 8大消暑玩水路綫推介
【其他熱話】韻律泳女孩為追夢 中港兩地受訓奪獎
【其他熱話】父母催谷子女習泳入名校 前港隊代表:忽視興趣很可惜
撰文 : 羅惠儀 TOPick記者